分类:趣闻/作者:blackbeard/ /93 阅读
俄罗斯,某小镇。
最近,镇上闹出一个大新闻——
文学教授大卫,公开揭露市长从一项雕像工程里贪污了500万元公款。
然而,市长并未受风波影响。
依旧在镜头前,做着面面俱到的美丽发言…
反倒是曝光者大卫,受到了“盗窃15把公椅”和“挪用公款”的虚假指控,被戴上电子脚镣,软禁在家。
不能拨打电话,也不能上网。
一时间,他饱读诗书、倍受学生爱戴的人师形象跌得粉碎。
同事和邻居避而远之,老母亲整日愁眉不展…
所有人都劝他早日认罪,求一个轻判。
身为知识分子的大卫,也深知“民与官斗不会有好下场”的道理。
但他却软硬不吃,决定硬刚到底。
软禁期间,大卫的生活一步步走向崩塌。
案件开始逾越法律边界,让局面渐趋失控…
电影《软禁》上映于2021年,由著名俄罗斯导演小阿列克谢·日耳曼执导,曾入选戛纳电影节、平遥国际电影展。
这部电影非常冷门,豆瓣观看人数还不足千人。
全片的场景局限在大卫的公寓,以及电子脚镣的行动范围之内,是典型的低成本影片。
但这个充满讽刺意味和批判色彩的故事相当抓人,画内的质问、怒吼、迫害,打通了银幕与现实的空间距离,将矛头对准了吃人的黑恶权贵。
处处不可说,却处处都讲得明明白白…
生活中的大卫,是保持愤怒的反叛之辈。
比如,当所有邻居都对附近超市的虚假宣传持沉默接受的态度时,他却不愿助涨资本家的气焰,宁愿多走几公里路,去另一家超市采购…
大卫维护内心秩序的做法,于旁人而言,无非是一个书呆子在钻牛角尖罢了。
但这次不同,悬在上空的权力之刃,让大卫的交际圈开启自我禁言模式,纷纷与大卫划清界限。
请好的律师,不愿接这块烫手山芋,临阵脱逃…
趋炎附势的邻居,站出来作伪证,声称大卫曾亲口炫耀过是如何花掉公款的…
急于表明立场的学校,在大卫最需要声援的时候,做出了开除的决定,昔日同僚无人投反对票…
在法律程序到来之前,大卫先迎来了一场自私自利的,来自底层的道德判决。
公寓内,大卫的软禁生活胜似恐怖片。
抗议者们聚集在楼下,高举横幅,用击溃大卫心理防线的姿态喊着“文学之耻”的口号。
而媒体就站在这群“演员”的旁边,冷眼拍摄…
一群不速之客,在深夜闯入大卫的居所,搜寻他丑化市长的证据(一幅市长和鸵鸟交配的漫画),搞得满地狼藉。
而负责监视的警察,甚至没有过问这起暴力事件…
还有一次,大卫差点被杀人灭口…
他在“牢笼”之中,度过了自己的生日。
没有鲜花,没有蛋糕,没有好友到场。
但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完美生日。
因为,他最爱的那帮学生相约而来,举杯弹唱,为恩师庆祝这个极其特殊的生日。
大卫得知,有位学生不惧退学警告和警察拘留,独自在校外抗议。
他无比欣慰,更多的,则是心疼…
从短暂的温暖中抽离,生活又回归无尽的窒息。
而来自底层的小小善意,也在为大卫的勇气续航…
大卫的老母亲突发心脏病住院,可直到母亲去世,大卫都未获得许可,去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。
母亲生前喜欢热闹,大卫想把母亲的好友们都叫到场,举行一场体面的葬礼。
但这样一来,大卫就没有足够的钱继续支付律师费。
接手案子的,是一名刚休完产假的女律师。
丈夫并不支持她回归职场,而是让她为孩子和家庭多考虑,牺牲事业。
因为这个案子,她被丈夫家暴,婚姻走向末路。
还失去了朋友,丢掉了所有客户。
大卫的处境,她都看在眼里。
她不愿因为一笔酬劳,让大卫此前竭尽全力的抗争付诸东流,不愿让大卫所有的牺牲沦为无意义的挣扎。
于是她提出:先打官司,钱的事以后再说…
大卫的傲骨,脱胎于他专研的“白银时代”。
那是继普希金所处的“黄金时代”之后,俄国最耀眼的文学时期(1890年-1921年)。
期间,发生了一战和俄国的几次革命,新思潮迸发,文学艺术蓬勃发展,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作家。
“白银时代”之于大卫,正如鲁迅先生之于我们,是能够照亮现实、源源不断提供精神力量的存在…
但导演(兼编剧)并未用所有笔墨塑造一个完全的,充满符号性的,剑指阴暗的斗士。
而是呈现了大卫为人夫、为人父时,身上布满瑕疵的另一面——
女儿染上毒瘾,妻子想尽办法拯救女儿,而大卫却固执地以为能骂醒女儿,在女儿最需要帮助和陪伴的时候,狠心将女儿赶出了家门。
与此同时,妻子也离他而去。
这种游走于社会道德和家庭情义之间的失衡感,让大卫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、写实,也让故事多了一层情感厚度…
在目睹大卫经历一系列的不公和迫害后,负责监视的警察对大卫动了恻隐之心。
原来,世上真的有人会赌上尊严、前途、人身安全,去呼唤一个人最朴素的情感期待。
但警察问大卫:以你的能力,是挂旗帜,是写匿名信,还是掀起革命呢?
大卫思索片刻,回答道:我能做的,只有站在屋顶呐喊…
为真理抗争,就意味着要单挑一个庞大的权力系统。
而在一切开始之前,大卫不仅要自证清白,还要熬过危机重重的软禁时光,谈何容易。
再者,假如是一个没有知识武装大脑的底层人遇上这些事,前路必定更加险阻,代价必定更加沉痛…
该片在某影展上放映时,出现过这样一幕。
一句本意为“更好的时代永远不会到来”的台词,被翻译成了“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”。
银幕故事,再一次消解了时空界线…
导演小阿列克谢·日耳曼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算高,事实上,他被人评价为一位颇具大师风范的导演。
导演:小阿列克谢·日耳曼
他执导的《激情》(2005年)《纸兵》(2008年)《多甫拉托夫》(2018年)等影片都是好作品,多次入选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。
左起:《激情》《纸兵》《多甫拉托夫》
由于某些事的影响,小阿列克谢未能出现在近几年的欧洲电影节上,不免有些遗憾…
值得一提的是,小阿列克谢的父亲,正是俄罗斯影坛的重量级导演:阿列克谢·日尔曼。
导演:阿列克谢·日尔曼
1971年,他拍摄了长片处女作《途中考验》(豆瓣8.0),该片成就他的同时,也遭到了官方的禁映,15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。
类似的创作阻力并不少,以至于在他长达5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,只完成了五部长片,其中三部都是禁片。
他于2013年逝世,其遗作《上帝难为》未能完成。
据说,这部改编自前苏联科幻小说的电影构思了30多年,又历时10年拍摄,后由其子小阿列克谢代为完成,在2013年的罗马电影节进行了世界首映。
这些背景信息,让《软禁》又重了几分…
说回电影《软禁》。
难道,大卫就没有过想要放弃抗争的念头?
当然是有的。
当公寓的自来水被停掉。
当他的身体每况愈下,医生却给出暗示,只有认罪才能重获医疗资源。
大卫再也坚持不住了…
他不想低头,但只要一回想过去那段恐怖的日子,一股巨大的沮丧感便会淹没喉头。
抱憾离世的老母亲、卷入家庭风暴的律师、被勒令退学的学生、被频频施压的警察…
够了,他不想再牵连更多无辜的人。
拖着一具病体的他,已无法承受更多。
最终庭审前,大卫向律师吐露了想放弃的心声。
律师的态度令大卫倍感意外。
律师不再苦口婆心,为大卫灌输人情世故,争取让他认罪,给一切做个了断。
而是坚定地回答:我懂你的恐惧,但我们不会认罪。
这份坚定,给大卫提供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…
大卫的结局如何呢?
市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大卫被无罪释放。
然而,这个结局却让人高兴不起来。
市长落马,是因为另一桩数额巨大的贪污案惊动了上面,从莫斯科来的办案人员在调查时,注意到了大卫揭露的雕塑案…
如果没有东窗事发,大卫将会得到另外一个,我们都知道的结局。
大卫沉默了。
他无法言说,内心究竟是喜是悲。
大卫所做的抗争,似乎都失去了意义。
不过,好在正义到来了,这对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来说,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。
回头再看本片未经雕琢的片名,愈发像是一句直白且振聋发聩的控诉…
也许,在很多人看来,大卫近乎自毁式的抗争太过愚勇,平民老百姓活着就是求个安稳,犯不着赌上个人前途、置自己和家人于险境之中。
但这个世界,永远需要犀利的笔触,永远需要有人破斧奔赴,即便是以一种笨拙、低效、必败的姿态。
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卫。
不过,电影提醒着我们,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、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面临大卫的局面。
那么,你会成为急于分割的邻居和同事,还是伸出底层援手的律师,又或者是沉默的大多数?
我想,此刻屏幕前的你和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一样,陷入了久久的沉思…
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大卫不会消失。
大卫不会闭嘴。
用户评论